青翠環繞的西吉縣城。
城鄉供水同源、同網、同質、同價、同服務。
自來水翻山越嶺流入千家萬戶。
安全水為產業發展注入動力。
供水儲備保障池。
城鄉供水一體化為鄉村振興賦能。
一泓清流從涇河源頭而來,翻山越嶺,入千家萬戶,解渴潤物。
一條管線從六盤山下延伸,跨溝過坎,連塬上莊院,強家興業。
一張云網從樞紐中心輻射,穿越時空,接終端云臺,保質保供。
西吉縣地處寧夏中南部干旱帶,年均降水量420毫米左右,水資源匱乏一度制約著當地經濟社會發展,農村人畜飲水困難重重,群眾靠“人擔畜馱”取用溝道泉水或修建土窖收集雨水。
2016年以來,西吉縣抓住自治區重大民生水利工程建設機遇,舉全縣之力建設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,年引水規模1590萬立方米,全縣7.4萬戶農戶用上自來水,城鄉居民實現供水同源、同網、同質、同價、同服務。
穩定的水源保障,從根本上解決了當地46.28萬城鄉居民的飲水困難,特別是農村居民徹底告別“望天水”和苦咸水,吃上了方便衛生的自來水,實現了從喝水難到喝好水的歷史性跨越。
為管理好、運行好來之不易的重大民生工程,鞏固脫貧攻堅成果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西吉縣堅持新時代數字治水思路,按照自治區“十四五”城鄉供水規劃和“互聯網+城鄉供水”先行先試示范區總體部署,實施“互聯網+城鄉供水”項目,切實為城鄉居民提供優質、持續、高效、安全的供水服務。
從喝水難到喝好水
陽春三月,萬物復蘇。沿著柏油路走進西吉縣吉強鎮夏大路村村民馬志清家,水泥院干凈整潔。馬志清和妻子王阿米拎著水桶來到院前的自來水井旁,打開水龍頭接水飲牛。
“現在牛喝的水,比早前人喝的水還好?!笨粗宄旱淖詠硭畯乃堫^嘩嘩流出,馬志清腦海里浮現出早期飲水難的情景。夏大路村曾是西吉縣有名的缺水村,早期村民用的是山泉水,大家經常深更半夜去挑水。
“去遲了泉水就沒了。山泉水雜質多,每次水挑回來都得沉淀,洗菜洗鍋剩下的水用來飲牲口?!瘪R志清回憶,后來村里修建了水壩,卻是苦咸水,只能挑回家給牛羊喝。
“這還是正常年份,遇到干旱年吃水就更困難了?!瘪R志清清楚地記得,有一年大旱,好幾個月沒有有效降雨,山泉干涸,只能駕駛農用車載著水桶,到十幾里外的城里買水吃。
2016年,馬志清迎來生活大逆轉。
當年,西吉縣依托寧夏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工程,成功引入涇河水源,年引水規模1590萬立方米。西吉縣按照葫蘆河中下游片區、固西片區、西部片區、西北部片區統籌布局,投資3.4億元,同步推進農村配水和自來水入戶工程建設。
“引入涇河水,從根本上解決了西吉縣資源性和水質性缺水問題。自來水入戶工程結合整村推進,組織實施了11項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,打通了農村供水‘最后一百米’?!蔽骷h水務局副局長何云介紹。
至此,夏大路村用上了甘甜的自來水,沒水吃、吃不上好水的日子一去不復返。王阿米用自來水洗衣做飯,再也不為吃水發愁了。
“以前別說洗澡,做飯的水都成問題?,F在家家戶戶都安上了太陽能熱水器,在家就能洗熱水澡,我們過著跟城里人一樣的生活?!毕拇舐反妩h支部書記蘇慧林說。
從喝水難到喝好水,西吉縣城鄉群眾用水實現了歷史性跨越,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9%,農村自來水入戶率達到100%,水質監測全部達標。
水資源帶動產業興旺
“人喝一杯子,牛喝一大桶。原來沒水不敢養牛,現在自來水管直接引到牛槽旁,可以放心大膽養牛羊了?!瘪R志清從4頭牛養起,如今已繁育到20頭。經歷過用水難的日子,馬志清和妻子勤儉持家、養牛種地,日子過得紅紅火火。
有了充足的水源保障,夏大路村群眾改變傳統務農習慣,積極發展高效種植養殖產業。如今,全村肉牛存欄超過2800頭,羊存欄1500只以上,常住戶人均超過1頭牛,家家新建圈棚,擴大養殖規模。
水潤百業興。西吉縣肉牛產業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。39歲的蘇新民是硝河鄉硝河村的養殖大戶和致富能手,他親身經歷并見證了在自來水的滋養下,肉牛養殖從小打小鬧到規?;l展的巨變。
2013年,蘇新民開始養牛。起初受限于飲水,他養了十五六頭牛。“天旱時缺水,就得到別處拉水,等水拉來牛都渴得不行了?!弊詮拇謇锿俗詠硭?,蘇新民養牛再也不用為飲水發愁,著手實施養殖計劃。
2017年,蘇新民籌資50多萬元擴建養牛場、青貯池,購買飼料攪拌機、鏟車等機械?!艾F在牛存欄160多頭,一天用水約二三十噸?!碧K新民說,自來水水量充足、水質好,徹底解決了發展產業的后顧之憂。
“今年已產牛犢40頭,按照牛市行情,一頭牛犢價格在1萬元左右,上半年收入50萬元不成問題?!彪m然貸款七八十萬元,但蘇新民卻干勁十足。
“之前農村缺水,‘人擔畜馱’限制了產業發展?!焙卧平榻B,2016年至2020年,隨著國家接續投入,涇河水進入了西吉縣千家萬戶,徹底解決飲水“瓶頸”,養殖產業蓬勃發展。
數字化管水惠及千家萬戶
如何管好水?西吉縣開始謀劃。
2021年,采用“特許經營+總承包”模式,建設“互聯網+城鄉供水”工程,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,引入社會化企業解決管理體制機制問題,確保民生工程長期造福百姓。
“進入新時代數字治水的改革發展期,西吉縣借助自治區建設‘互聯網+城鄉供水’示范?。▍^)的重大機遇,全面啟動‘互聯網+城鄉供水’項目實施?!焙卧平榻B。
2021年10月,工程正式開工建設,覆蓋全縣19個鄉鎮295個行政村?!澳壳埃淹瓿砂ㄐ陆搼羲砭⒄{度中心和信息化工程在內60%的建設任務。”工程總承包單位——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經理程雪辰介紹。
在夏大路村,每隔一定距離就有一個印著“寧夏水投集團六盤山水務”字樣的數字水井,井里安裝著用戶水表、數字終端,通過互聯網將水表信息、手機終端、指揮中心三者連接起來,用戶打開手機就能隨時隨地查看用水信息。
“通過大數據,可以清楚地看到每家每戶的用水情況、水質情況等數據,真正實現城鄉供水同源、同網、同質、同價、同服務?!背萄┏浇忉尅盎ヂ摼W+城鄉供水”的運行原理。
西吉縣有幾十萬人口,村莊小聚集、大分散的特點及濕陷性黃土地質條件,給施工帶來一定難度。
程雪辰帶領施工團隊,因地制宜制定施工方案,采用堅固耐用且信號阻力小的新型材料制作一體井和井蓋,替代早期的磚砌井和水泥蓋;集成自動化設備,加快軟件平臺開發,全力加快施工進度。
“工程實施跨越了整個冬天,計劃今年6月完成建設任務。”程雪辰說,通過構建城鄉一體的供水工程網、信息網、服務網“三張網”,實現城鄉供水運營服務一體化,切實為西吉縣城鄉居民提供優質、持續、高效、安全的供水服務。
隨著工程邊建設邊使用,“互聯網+”的便捷性開始顯現。已使用數字管水的鄉鎮村組,水管員再也不用騎摩托車挨家挨戶上門收水費了。
“我一個人負責夏大路村、茍莊村、高同村3個村1000多戶的水費收繳、管道維修、人工抄水表,收繳一次水費最少需要三四個月。水表聯網后,村民在手機上就可以繳費,方便了大家,我也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把管道管好?!毕拇舐反逅軉T李永智說起“互聯網+”帶來的好處開心不已。
“除了方便用戶繳納水費,跑冒漏等問題在網上都能監測到。”何云介紹,總指揮中心通過數字平臺可以監測到用水異常問題,及時發送到管理和維修人員手機上,然后上門提供維修服務。對于不會用手機的老年居民,村級水管員手把手教,從而減少管水工作量,降低管水成本。
從吃水難到用上安全放心水,再到推動城鄉供水一體化,實現數字化、智能化治水,西吉縣凝心聚力、迎難而上,讓“互聯網+城鄉供水”項目在西吉大地全面展開,惠及千家萬戶,帶動產業發展,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,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。(記者 剡文鑫 見習記者 張 敏 徐 琳 文/圖)